十名武举头甲的优胜者,依次进入考堂,接受薛绍和数位助选的“面审”。</p>
薛绍提的问题无不刁钻古怪,有可能是大唐兵制当中的某个细节,也有可能是行军打仗该要注意的天候、水文与地理知识。再或者是对古代战争当中的经典战例进行评述和分析,也有一场假设的战争困局让考生想办法来解决。</p>
每个考生,都要被考到五个难度不一的问题。每答一题,薛绍和所有的助选就一同以十分制来打分,综合得分最高者得优胜。</p>
非但是这些考生被考了个满头雾水焦头烂额,连武则天和其他的助选都在心中暗暗着急:这些问题换作我本人来回答,也未必能够答得圆满啊!</p>
考了一整天,终于结束了。无需皇帝来钦点状元,也不用薛绍破格提拔于谁,分数说明了一切问题。</p>
得分最高的那一个,既不是早在讲武台深造的学子,也不是来自军武世家的宦门子弟,而是一个光头的年轻小和尚。</p>
这让所有人大跌眼镜!</p>
只不过,这个小伙子除了光头有点让人觉得刺眼,体格相貌都是一等,谈吐气度亦是出众,一身武功更是出类拔萃。否则他也不会容膺武举头名了。</p>
薛绍把这个法号“寂能”的小和尚叫到了女皇和众位考官面前,问他:“寂能,你愿意还俗吗?”</p>
这个问题当场引起了爆笑,连武则天都是大笑不已。</p>
寂能小和尚面对这么多的大人物和这个古怪的问题显然有些紧张,他愣愣的呆了半晌,说道:“在下已经还俗了,只是头发还没有长出来。”</p>
又是一阵爆笑。</p>
薛绍笑道:“你何时还俗的?”</p>
寂能答道:“在下要来洛阳参考武举的时候,就被少林寺除名还俗了。”</p>
薛绍点头笑了笑,“你既已出家为僧,又怎会想到入世从戎?”</p>
寂能顿时变得有些激动,抱拳道:“出家本非在下所愿,我一直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将军,成为薛公这样的人!”</p>
“哦?”薛绍不由得略感好奇,“为什么?”</p>
寂能突然跪了下来,“恩公,你不记得我了吗?--我是秦破虏啊!”</p>
薛绍略微一怔,想了半天斗然想起,“河北英烈村,秦破虏?”</p>
“恩公,就是我啊!”寂能泪如雨下,“当年恩公和一批袍泽从突厥人的手中救下我的性命,并亲自给我取名秦破虏。从那以后,我做梦都想从军,做梦都想当将军!后来我和婶婶流落河北,婶婶病死我依无靠,就被少林寺的云游僧人收养上山。从那以后我日夜习武、日夜读书,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从戎建功,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军,不负恩公给我取下的‘破虏’之名!”</p>
从开唐之初算起,少林寺就一直在给朝廷贡献他们的“僧兵”。这些僧人不光是学习少林寺的传统武艺,也学刀马箭术和军阵战法。这也就不难解释,寂能怎会脱颖而出了。</p>
武则天等人惊讶不已,全都看着薛绍。薛绍也是甚感惊奇与意外,怔了半晌,说道:“在此之前,你先要在讲武台进修一年积累学识。顺便,也好让你的头发长起来。我大周的军队当中,可没有光头的将军。”</p>
在一片大笑声中,武举结束了。</p>
年仅十八岁的少林僧兵秦破虏,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武状元。</p>
按照讲武台事先已经定下的规矩,武状元和所有位例头甲的优胜者不会马上得到授官,他们先要在讲武台进修一年然后才能到军队担任职务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