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韩琦春风得意,实际也不是,始终感到有一根刺鲠在嗓子里。</p>
欧阳修奏折到了中书,韩琦看了看,早在这份奏折到来时,就有大臣上书,可书到赵祯手中却是不报。不知道皇上在想什么,就算他为了国家将来,让郑朗教育赵顼,也不能随郑朗一道去郑州,那成了什么?</p>
沉思良久,想到一个人,也想到一箭双雕之计。于是派人将王珪喊来,让他坐下,说道:“禹玉,我担心一件事。”</p>
王珪不作声。</p>
“行知离开郓州,回郑州守孝。虽我说百日之期,派诏夺情,但观行知为人德操,当真能夺情成功?”</p>
“昔日曾夺情成功。”</p>
“那是为国家不受外侮,不使公主殿下远嫁契丹,孤身前往契丹冒险,这才夺情成功。如今天下无事,夺情的用意虽也是为了国家,终是迁官,也必为中书宰相。以行知的为人,会不会让朝廷夺情?”</p>
“是啊,”王珪忽然瞪大眼睛,话是有理,但出自韩琦之口,那就不对了。</p>
“行知有才能,有德操,可性子偏淡,三娘去世,还有四个娘娘,担任首相……”韩琦摇头。</p>
能听,但不听仅听,还要想。</p>
王珪色变。</p>
皇上身体一直不大好,若郑朗请丧三年,或者四娘再出什么闪失,还不知道得四年五年,皇子为帝,还有郑朗出头之日么?</p>
也不用皇子上位,现在韩琦已经独掌大权,在这几年足以让韩琦轻松地洗牌。</p>
韩琦满意地一笑,此人文章写得好,特别是骈文,因此朝廷有什么大事写表,多出自此人之手。可惜一时鬼迷心窃,一心倒向郑朗那一方。若收拢过来,会起很多作用。</p>
聪明人,不用说得太直白的,将欧阳修的奏折递给王珪,说道:“皇孙随行知去郑州,是谓不妥,然皇上一直沉默不发,中书却不能默视之。我想请写你一份诏书,将公主殿下与皇孙召回京城(宋朝诏令一是出自皇上,二是出自二府,二府起草决议,两制官员撰写,皇上的诏书威力最大,可执行更麻烦,往往必须二府同意才能执行,这是宋朝对君权的自我限制,当然因为分权,相权同样也削弱了)。”</p>
王珪犹豫不决。</p>
韩琦忽然脸色一变,喝道:“禹玉,难道你认为皇孙随行知去郑州是对的吗?”</p>
凡事在宋朝得讲一个理儿。</p>
王珪说不出道理,再有韩琦的威逼,只好书写诏书。</p>
但这一写,性质不同的。</p>
看着诏书上精美的文字,韩琦呷着茶,满意地笑了笑,说道:“近来天下无事,老夫于长庆楼宴请了一些好友聚宴,禹玉可否赏脸乎?”</p>
京城最好的酒楼乃是樊楼,韩琦不会去樊楼的,还有一些著名的酒楼,例如州东宋门外仁和店、姜店,州西宜城楼、药张四店、班楼,金梁桥下刘楼,曹门蛮王家、乳酪张家,郑门河王家,李七家正店,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,还有景灵宫东墙长庆楼,等等,被称为七十二正店,也就是京城最有名气的七十二家酒楼,长庆楼在中间算是很有名气的一座。</p>
王珪不写这份诏书,韩琦未必能请得动,写了,走出下海第一步,王珪只好苦笑道:“韩公邀请,敢不从命。”</p>
韩琦从他身上打开缺口,道理很简单,文章虽写得好,可其人性格软弱。不久王珪感到很苦逼,前面诏书下达,后面郑朗奏折也到了京城,主动提出来会在京城,让公主殿下与皇孙下船回京。</p>
看到这份奏折,王珪想要吐血。</p>
王珪是第一个人,皇子不闹事了,韩琦有的是时间,慢慢来对付。</p>
但让他也失望。</p>
出了梁山泺后,郑朗将旗幡拿下,连二十匹马也放入船舱,将物资一次性补足,再也没有靠岸。此时五丈河因为河工没有结束,多数物资是从南方运来的,京城也运来许多物资,包括火药,再加上促进的商业流通,船来船往,中使带着诏书下去,没有旗幡,上哪儿找去?</p>
郑朗到了京城,诏书也没有送到郑朗手中。</p>
看着两岸高大的建筑物迅速后退,赵顼说道:“郑公,好多楼房都是新造的。”</p>
郑朗点头,赞赏地看了赵顼一眼,这也是他所教导的,要多看多听多想,看还要看别人看不到的,听要兼听,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,不能受大臣控制,人云亦云,通过自己思考去判断大臣进谏的对错。</p>
这乃是郊外,郑朗初次来京城时,还没有多少建筑物呢,如今楼宇遍布,通过这一侧面也能看到宋朝在飞跃性的发展。至少富有了,虽强还遥遥无期。</p>
“郑公,你不能过于淡泊啊,”赵顼担心地说道。</p>
其他的不知道,宋朝能有今天,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,有皇上,有大臣,但眼前这个老师功不可没。</p>
要的就是这个错觉。</p>
不但他,许多人皆产生了这种想法,认为郑朗性格太过淡泊,许多大臣对此万分失望,包括王珪的倒戈,也不能不说与这份失望有关。</p>
“你不知道,不是我性格淡泊,是因为我过去做了一件错事。”</p>
赵念奴牵着儿子的手,站在船头,闻听后,羞红着脸,低下头去。</p>
赵顼没有察觉,奇怪地问道:“是什么事?”</p>
“你母亲知道,问她去,她若认为应告诉你,就会告诉你,若认为不告诉你,你也不要问。”</p>
赵念奴睁大眼睛。</p>
郑朗冲她摇头,示意无事。</p>
又道:“殿下,还有你也走入一个误区,国家不是没有人才,只是没有用好人才。越是有本事的人,越是难用。用得好就是人才,用得不好,反而成为了国家累赘。这也是唐太宗黜放李绩,让高宗观其言行,再用之的道理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