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译信为确保顾天泽平安,不被仇视他的人算计,真可谓煞费苦心。</p>
借着他为吏部侍郎之便,他把前生有名的四皇子党的官员调离川中,安全起见,王译信不顾得他们如今是否如前生一般靠向四皇子。</p>
王译信种种大胆的动作,在朝野上引起了不晓得的轰动。</p>
即便他被所有人看作是吏部天官的人选,他此时还不是天官,上面还有吏部尚书。</p>
他完全无视吏部尚书的举动,有御史上书弹劾王译信,好在王译信在仕林中声望不错,又是有名的词臣清流,御史弹劾折子里的措辞给王译信留了点颜面,只说他越俎代庖,毕竟陛下明旨让王译信和曾经的御史们老大刘三本清理西北官场。</p>
刘三本即便就任西北总督,还是可以影响御史们,如今的都察院都御使很难同消除刘三本的影响。</p>
弹劾王译信的折子很快递到乾元帝面前。</p>
内阁大学士悄悄打量乾元帝,暗自揣测乾元帝会如何处置越权的王译信。</p>
过了一会,乾元帝靠在龙椅上笑了起来,指尖点着额头,做出沉思状,“是朕疏忽了。”</p>
“陛下……”</p>
“好在这份折子提醒了朕。”</p>
乾元帝把折子重重的放在御案上,环视站在身前的五名内阁成全,“王卿只是吏部侍郎却做着尚书的差事,尚书在家养病,朕看他的病一时半会好不了,念在他为以往的苦劳,朕准他致仕,你们看朕提升王译信为吏部尚书如何?”</p>
王译信升官的速度已经很快了,短短两年时间,从翰林院混日子的翰林成了吏部侍郎,已经创造了官场奇迹。</p>
此时一旦就任吏部尚书,把持六部之首的吏部,朝廷上谁还能敢说稳赢王译信?</p>
即便对王译信有些许关爱的首辅也不愿意面对一个得圣宠,强势,且有顾三少在背后支持的吏部尚书。</p>
“臣请陛下三思。”</p>
“王卿不适合做吏部尚书?”</p>
乾元帝玩味的问道,“朕看他在吏部做得很好嘛,比如今尚书更得朕心,本不想太快提升王卿,御史的折子让朕……很为难呐。朕一向赏罚分明,王卿为国操劳,朕不仅没给他赢得的奖赏,眼看着他被御史弹劾?哪是明君所为?”</p>
符合朕心意,这句话道尽了一切。</p>
阁臣们不是没有本事,可他们都忘了乾元帝对顾三少毫无底线的恩宠。</p>
王译信为顾天泽‘铺路’,做得再过分,只要不危机国朝根基,乾元帝都会支持。</p>
“朕就不懂,不过是调离几名官员离川,怎么有这么多人上前唧唧歪歪?莫非他们……朕还动不得?”</p>
“臣不敢。”</p>
阁臣忙请罪,彼此交换了一个目光,不管他们平时有多少明争暗斗,在此时他们必得齐心说服乾元帝,他们有个统一的身份——文官。</p>
都处在文官利益集团之中。</p>
文官集团不会只甘心做强势帝王的应声虫,阁臣体系给他们同约束高高在上帝王的本钱。</p>
只可惜乾元帝身为国朝第二代帝王,太过强势,也太霸道,根本不给阁臣文官任何机会,他们只是臣子,遵从乾元帝的命令做事即可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