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御史上书也是职责所在,并非针对王侍郎。王侍郎处事公允,在吏部甚有威望,然毕竟他入吏部时间尚短,还需磨砺。臣以为有吏部侍郎照看,必然会让王侍郎受益匪浅。”</p>
首辅当机立断,与其让王译信被任命为吏部尚书,还不如牺牲被调离川中的官员。</p>
何况调离的官员又不是首辅背后势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人物,他犯不着为他们送王译信登上吏部尚书的位置。</p>
其余人也跟上赞同首辅所言。</p>
乾元帝嘴角一勾,“这么说来,你们也赞同王卿的安排?”</p>
“是,臣不知王侍郎苦心,是臣之过。”</p>
“你们是有错。别忘了,吏部是朕的。”</p>
乾元帝扔下这句话,起身出御书房,在门口,背对着阁臣,“整个天下也是朕的,朕说谁行,不行也行!朕看不上谁,行也不行!”</p>
“……”</p>
阁臣目送乾元帝远去,起身抹去额头的汗水,伺候一位强势,任性且掌控欲极强的帝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。</p>
*****</p>
“朕从来没想过在此时晋升你为吏部尚书,朕相信你能确保阿泽凯旋。”</p>
“臣明白。”</p>
王译信给乾元帝倒茶,两人一身便装,对坐在清雅的茶楼中。</p>
茶室外飘来阵阵的花香,景色宜人。</p>
前生,他们就常在此处饮茶,今生王译信为了能尽快攒足资本,费劲心思把乾元帝引到此处。</p>
“朕做太子时,经常微服出巡,做了帝王,反倒不得自由。”乾元帝抿了一口清茶,感慨道:“朕做点什么,他们总有话说,拿圣人明训压朕。朕就不明白,哪个圣人做了天子?朕既然富有四海,为何不能随心所欲?既然做臣子,听命才是他们的本分!”</p>
“……您说得是。”</p>
王译信同为文官体系中成员,自然晓得同僚们的心思,尴尬的笑道:“便是没有大臣督促,陛下也是一代明君。”</p>
“朕没想做明君,明君太累,操劳一辈子,一样会被后人非议,唐宗宋祖算是有名的明君,可他们也承担了不少的骂名责难。有时朕在想,唐太宗兢兢业业,开创贞观之治,是不是因为……他帝位得来不正?为此他甚至查看史官编写的史书。唯有励精图治,国泰民安,才有可能堵住某些人的嘴,顺便抹黑李建成不是帝王之才。”</p>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 </div>
“陛下……”王译信可不敢像乾元帝肆意评价一代明君。</p>
乾元帝笑了笑,“他做了个不好的先例,所以唐朝丑闻层出不穷。朕不想立早早立太子,也是为朕儿子们考虑。可惜呐,没有人能明白朕的苦心。都怕朕一命呜呼,没来得及写遗照,说得冠冕堂皇,还不是怕他们少了拥立之功?少了将来的荣华富贵?”</p>
“唯有阿泽……他明白朕,懂朕。”</p>
“顾大人对陛下忠心耿耿。”</p>
“你只要真心为阿泽着想,确保阿泽平安,你做什么,朕都给你担着。”</p>